2012,让Amazon的知名畅销书里铭刻下你的名字,作为本年度你最好的纪念!
获胜者将赢取人民邮电出版社提供的500元图书兑换券!
还将在书中注明:“本书中文书名由BLUEIDEA.COM网友XXX提供”
其他优秀征名也会有意外奖品。参与即可赢取论坛积分!
曾经有一位BIer迸发出了他的灵感,然后他的名字就被印在了畅销书上,一直流传.....>>传送门
活动时间:2011.12.30—2012.1.10
参与办法:直接回复本帖,写出你取的中文名字,并说明理由。
规则要求:
1.请起名前下载阅读本书试读章节,这样才能让你真正把握本书内容,取出合适且精彩的中文书名。
2.书名能够体现原书主题,简洁易懂。
3.书名不必须局限于原书名意思,尽可发散思维,越新奇越好,越吸引眼球越好!
4.活动截止日期之后,由出版社评选出最优书名采纳,通过蓝色理想网站公布结果。
5.人民邮电出版社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原书名:《Seductive Interaction Design: Creating Playful, Fun, and Effective User Experiences》
原书封面及链接:
中文样章及目录下载:
本书目录 1~4章试读
作者写给我们的开场白:(仔细阅读,或许能给你以灵感和启示)
本书的内容首先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原则的:人们做事的动机,对事物的感受以及如何做出特定的选择。但这并非是本书的全部内容。
如果尝试去理解人类行为是本书唯一的目标,那我早就搁笔不写了,我会向你推荐其他与此课题相关的更多更好的书籍。
过去十年来,我一直在做用户的网上体验设计。我怀疑每位进入用户体验行业的人都是从某个已有的成形的学科转过来的,比如图书馆学、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或教育学。在互联网泡沫的时代(之后破裂),我以一家技术型创业公司的网页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的身份,正式进入设计领域。
在这之前,我是一名高中的英文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我任教的第一年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完成教学任务,早晨在上课铃打响之前复印好课堂作业,我很纳闷居然有人愿意为了如此可怜的薪水而去忍受九年级的学生!
第二年,我的事业才有了转机。我开窍了,懂得了如何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对课程进行改进。我的好奇心也日渐增长—我们是如何学习的?我们是如何记忆的?关于这些科学能给我什么启示?那段时间我所阅读的大部分书籍都属于流行心理学的范畴—“大脑科学” 研究的间接体现。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些趣味点可以挖掘。比如,你是否知道,稳定摄入巧克力其实能使大脑更为活跃?(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你可能要违反课堂上关于进食的一些规定。)又比如,一个研究人类特殊爱好的课题还涉及对人的嗅觉和记忆的研究。我阅读过Robert Jütte于2004年写的一本书《A History of the Senses》,偶然发现这句有趣的话。
“我们的嗅觉与记忆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嗯~嗅觉和记忆是相互关联的。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关联运用到“创意写作1”的练习中去。接下来我做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实验。我收集了一堆胶卷盒(那时数码摄像尚未普及),并在每个盒子里放了一种具有浓烈味道的物品:厨房里的调味料,浸有酷爱或雪碧的棉球,一点儿牙膏,再附上简单的说明。每个学生都要拿一个盒子,打开它闻一闻,然后写下当时跃入脑海的记忆。我在检验所读到的理论:如果用气味来激发创意写作,是否真能得到更生动的文字?
回到现在。我已不再进行正式的教学。过去十年来,我一直在帮助各种各样的公司提升它们的网络形象。但不管做什么,唯一不变的是我的好奇心。如果发现了什么,我会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当前的项目中去。比如,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能源公司在其用户的账单上加入表情符号,将会影响用户的能源用量;了解到这个事实,我就在想,相似的心理效应在其他情境下是否有用,在网络数据中添加表情会有什么效果?这就是行为。虽然情境的确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但人毕竟是人,当我们做某个决定时,内心产生的想法将大体与影响我们情绪的事物相互呼应。曾有人问我,我所建议的一些“好玩”的点子是否也适用于商业软件,
我答道:“有人参与就可以。”
忽略环境的影响,一些通用的行为模式一旦掌握,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交互设计。这本书就是讲述人类行为的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交互设计。在本书中,我尝试将学术理论与实际的网络应用程序结合起来。当看到一些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的精彩研究案例时,我不禁想问:“我们可以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交互的情境中去吗?”我意识到自己扮演着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角色。
本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有一些想法是我个人的,而更多则来源于我在网上收集的一些精彩的心理学案例。其中一些已经过测试,证明能为商业目标—如兑换、注册或共享—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些正等待着测试和验证。心理学已经在其他领域展现了其巨大影响。现在让我们以网络为背景来测试这些想法吧。
在成为设计师的初期,我关注的是设计出的外观。几年后,经过对大型品牌和营销问题的思考,我领悟到应使设计更具可用性。我的设计能力便提高了。后来,我参与了一个项目,要与数千的网页打交道,这迫使我对网页的类型和相互关系进行规划整合;我开始实践“信息架构”,但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名词。
接下来我就陷入会议室,讨论产品策略和商业目标。我开始面对更大层面的关注点:技术平台和预算的限制,合作伙伴和伙伴关系,满足当前顾客的需求的同时还需向前看,还要应对公司的政策。所有的这些,又将我带回到在当初短暂任教时期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激发人们的行为?是什么让人们按要求行事?如果我知道答案,那么不管我的职业和职位是什么,我都能更好地胜任我的工作。
本书中,我尽力汇集了一些针对人类行为的独特见解,并对如何将它们运用到各种各样的交互设计中去提出了建议。理解人类的行为是使设计更有效的唯一方式。不管你的出发点是取悦顾客还是获得更高的商业利润,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再没有更好的选择。当我把关注点从美观设计转移到设计对人的影响上,就连非常简单的如对视觉设计的鉴别(或者说美学)都变得更有意义。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并期待你们也能经历相同的转变。
祝阅读愉快!
读者评论:
约翰•麦克斯韦恩:专而精的书!
Stephen P. Anderson向读者精彩地阐述出了当人们访问网站,打开软件,购买实体产品和被某人吸引时会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本书非常深入地用心理学的方法解释了刺激和触发人类行为的因素;并提供了许多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些触发物来创造持久深刻的体验。
凯瑟琳•塞拉:有趣而强大的书!
我喜欢这本书。只是偶尔打开,读任何一页,你都能有所感悟,不过我强烈建议你从头到尾阅读一遍,然后用标记笔划出精华部分。
好玩的书,好玩的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实用。作者将研究和应用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涉足了广泛的领域,只为了一个目的:创造能持续吸引用户的体验。
G•科尔伯恩: 能改善用户体验的令人愉快而实用的指导!
有些软件如此令人上瘾,让人花大把时间使用,以至于到最后用得感到枯燥乏味,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注册表格本质上是沉闷无聊的,那为什么ilike网站上的注册过程却如此有趣,能使人们自动回答数页的额外问题?这些就是史提芬安德森在这本美观而有趣的书中所讲述的问题。
这是一本实用而令人享受的书——不管你是网站设计菜鸟还是高手,我都推荐你将它看做灵感的源泉。
是不是已经有取名创作的冲动了?!释放你跃跃欲试的灵感吧!GO!GO!GO!
|